【沙溪古鎮】
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,現在沙溪更加安靜古樸,也更好的保留了當年茶馬小鎮的風貌。興教寺是沙溪的一大看點,這裡是國內現僅存的明代白族"阿托力"佛教寺院,裡面的壁畫和雕刻值得細細品味,走在街道上慢慢享受大理古城所沒有的安靜愜意。
【沙溪古鎮】(風劇取景點)
雲南大理沙溪古鎮被聯合國譽為「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」,也是一個至今都純樸原始的真正意義上的古鎮。如果說束河是10年前的麗江的話,那麼沙溪就是20年前的麗江,同樣的小巷、流水、四方街,這裡卻更加的古樸淳厚、原汁原味。這是一個以白族為主,漢、彝、僳僳族共居的少數民族居住地,一個被人們譽為「山美、水美、壩子美、姑娘更美的魚米之鄉和歌舞之鄉」。
【玉津橋】(風劇取景點)
玉津橋建於明末,是當年南來北往的各路馬幫必經的地方,是茶馬古道的生命線,也是現在沙溪古鎮的四景之一。
【寺登街】
位大理州劍川縣南部沙溪古鎮,為茶馬古道要衝,堪稱茶馬古道上倖存的集市。2001 年 10 月底,與中國長城、陝西大秦寶塔和修道院、上海歐黑爾、雪切爾猶太教堂並列“2002 年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名錄”。
【古戲臺】
是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築,它位於四方街東面建築群中央臨街位置,建築結構精巧, 出角十二角,翼然若飛,與興教寺遙相輝映。
【薄荷咖啡店】
《去有風的地方》的拍攝地之一沙溪薄荷咖啡廳,很多人來沙溪都會打卡的咖啡廳,我們每人也得留個影。
大理洱海被當地人稱為「母親湖」,是大理旅遊名片,為實踐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」的發展理念,大理全面保護洱海生態。
【洱海生態廊道】
為保護洱海之重要項目,涵蓋790多公頃的生態修復和濕地建設,129公里的環湖生態廊道是環洱海湖濱緩沖地帶,湖濱則進行生態修復和濕地建設,保有完整、穩定的生態系統結構,能夠進行自我循環、持續發展的系統。美化洱海周邊環境的同時,為當地居民及遊客提供休閑散步的好去處。
【大理古城+洋人街】
古城東臨洱海,西枕蒼山,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,為歷代滇西治府和屯軍所在地,是西南絲綢之路的門戶,也是商賈雲集之處。古代城池曾於征戰中幾度興廢,太和城是南詔王統一六詔後最早建成的宮城,中心建有金剛城,是居高臨下的城中城—稱為「紫禁城」;北面建有大厘城,即今日繁華的喜洲鎮;北、南兩端扼守門戶的有龍首城和龍尾城。然而這些古城池大多僅存城基,如今尚存南北城樓、部分城墻以及杜文秀帥府。巍峨的城樓內,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建築,小巧的庭院,靜靜的街道,幽靜典雅,古色古香。

餐食
早餐 飯店內
午餐 喜寶賞飯RMB60/人
晚餐 金花風味園RMB80/人

住宿
準五星大理古城希爾頓花園酒店 或
大理古城紅龍井酒店 或
同等級